Qinhua Gong
吉民姐夫,那天听到你猝然离去消息,我整个人都震懵了!这段时间,是我记事起泪水流得最多的,耳畔总是想起你的声音,你的音容笑貌不时地浮现眼前,“欲祭疑君在 天涯哭此时。”总感觉老天爷搞错了,晴天怎飞霹雳?!你一向是最讲礼节的,咋没道声别?!泪眼婆娑中,那英俊儒雅的模样闪现。
记得初见你,我私下和小姐妹说你像电影明星达式常。你对老人孝顺恭敬,对我们姐妹爱护有加;你好学不倦、知识渊博又谦和风趣,你的英语水平更是让我肃然起敬。我在夜校学科技英语,遇到疑难句子和文章,你总能答疑解惑,使我近水楼台得了一位英语老师。我常暗自庆幸此生能称你为姐夫,成为一家人。
时光荏苒,十几年后我们再相见,你已是一位颇有成就的科学家。可在生活中,在与家人朋友相处中,你却是一位善解人意、温和有趣的大哥。这些年,你是我们全家生活中的主心骨。遇到人生难题,第一时间会请教你;亲友身体有恙,第一时间发微信咨询你;对子女教育成长,你的独到见解会让我豁然开朗。你特别尊敬体谅老人,每次回国,知老人在翘首盼望,常常不顾疲惫第一时间来探望父母。屡次接你的丈母娘到美国与你们共同生活,她每次谈到你,会憋不住地咯咯笑,夸你工作有成就、说话最噱、最有礼貌。因他们对你的喜欢和信赖,一向不愿出远门的七十多岁老丈人也接受你的邀请,老夫妇俩一起长途飞行到你家小住。那段时光,成为父母一生中的高光时刻,一向低调的他们常会翻阅这些珍贵的留影,回忆快乐时光,而这些照片大多都是你按下的快门。
不知从哪天起,我这个小姨子成为了你口中的“小椅子💺”,每次你回国,都会端出我这把“小椅子💺”,亲友聚会、王门弟子聚餐都有“💺”的坐席。有时看着你与大家精神抖擞地谈天说地谈笑风生,我一边暗自称奇你的精神力量之强大,另一边心疼你每次回来总是连轴转:北京重庆沈阳杭州广州满天飞,天南地北做科研报告交流指导,还见缝插针审阅弟子们的论文,恨不得每天能多出几个小时。我知道,你这是在弥补那失去的宝贵时光,恨不得每天能多出几个小时。在学术上取得辉煌成就的同时,你甘为人梯,指导并提携了很多国内好学的年轻人,为中国培养了一批具有国际视野的人才,爱国为民之心日月可鉴。
你热爱生活,是特别热忱的本帮菜美食家,虽在异国他乡生活了三十多年,对上海菜的烹饪技法仍如数家珍,最喜欢你用浦东话讲各种小菜的色香味。我发朋友圈,你的评论即诙谐幽默又亲切自然;我发美食图,你会细心关照烧腌笃鲜“不要忘了放百叶结”。这三年,疫情阻断了我们的相见,我们只能在微信朋友圈“见面、聊天”。我们两家也曾相约:你在美国换个更大的院子,我们在上海附近搞个有地的民居,你们俩连襟共同探讨摸索花木瓜果蔬菜的种植养护,还说要每年打“飞的”互相帮忙打理园子呢。本以为,封控结束后,我们可以再相聚,可以践行我们的约定。这一切,我们都约得好好的。 一向言出必行的你,这次怎么“食言”了呢?!
吉民姐夫,我们永远怀念你。你永远活在我们心中。
你的小💺 钦华

